乐竞体育小船在江上摇曳,渔民猛地抛出渔网;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渔网沉入江面。用力一提,网中装满了沉甸甸的鱼,银色的鳞片闪闪发光。又是满载而归的一天。
这里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交汇处,是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也是赫哲族传统学问保留最完整的地区。
赫哲故里,因渔而兴。独特的赫哲族渔猎学问,孕育出赫哲族伊玛堪、鱼皮画、鱼皮衣制作技艺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非物质学问遗产。打鱼、穿鱼皮衣、制作鱼皮画……在同江,赫哲族把学问传承融入日常生活,围绕渔猎学问发展的文旅产业,成为当地独特的风景。
年逾七旬的赫哲族老人尤文凤,是国家级非物质学问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她的记忆里,鱼皮画和自己的母亲密切相关。
“小时候,给大家姐弟几个做完鱼皮衣后,妈妈用剩下的边角料做了一幅画。”尤文凤说,母亲尤翠玉是她学习鱼皮制作技艺的领路人,老宅墙上挂着的一幅幅鱼皮装饰画,就是她的艺术启蒙乐竞体育。
对于赫哲族来说,鱼是重要的食物来源,象征着丰收和富裕。每年开江前后,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很多赫哲族人通过捕鱼来维持生计。
鱼皮是赫哲族传统服饰和手工艺品的重要材料,承载着赫哲族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学问。赫哲族人通过制作鱼皮服饰和饰品,将他们的审美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代代相传。
“鱼皮画由鱼皮服饰发展而来,早期鱼皮画的制作以裁剪、镂空乐竞体育、拼接、粘贴为主,偏平面化;画作主题也大多是赫哲族的生活日常乐竞体育,比如捕鱼、晒网、晾鱼干……”尤文凤说。
鱼皮画利用鱼皮的黑、白、灰三色,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凹凸不平的鱼鳞又营造出立体感,风格古朴粗犷。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学问遗产名录乐竞体育。从那以后,鱼皮画的创作手法逐渐走向多元化。
金灿灿的火凤凰、栩栩如生的东北虎、盛大开屏的白孔雀……从平面画到立体画,很难想象,杨双艳的全部画作都是由鱼皮、鱼骨、鱼鳞制作而成。
杨双艳是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佳木斯市级非遗传承人,今年49岁。她开办的圆梦技能培训中心在当地小有名气,从2018年成立到现在,已经培训了近万名学员。
仔细观察她的作品,画中动物的茸毛一根根清晰挺立。相较于传统鱼皮画乐竞体育,杨双艳的作品表现手法更细腻,还融入了很多个人特色。“因为从小喜爱剪纸,所以我把一些剪纸技法加入了画中。”杨双艳说,凭借作品突出的个人风格,她的鱼皮画渐渐有了名气,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如今,同江市有一定规模的鱼皮工艺品经营企业有10余家,非遗工坊近20处,每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
同江市第五小学建于2019年。尽管办学时间不长,学校的特色非遗课程却开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
学生周雅羲已经是第二年选择鱼皮画课程了。上课铃还没响,她已经坐在座位上,继续上次未完成的画作。“这门课特别有意思,总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周雅羲说。
“荷花的纹理要用美工刀细心一点刻出来。”课上,引导老师吕静走到孩子们身边,一一引导。“我是赫哲族人,家里就有长辈会制作鱼皮画。从小耳濡目染,自己也学会了。”吕静说。
“活动课每周4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还可以随时换到别的课程。”校长杨建成先容,“鱼皮画、伊玛堪、陶艺、剪纸……充满赫哲族特色的非遗课程不仅孩子喜欢,家长也很认可。”
鱼皮采买费用不是一笔小数目,一学期下来就要上万元,这些都由学校承担,但杨建成觉得这笔钱花得值。“中华优秀传统学问要传承下去,就要从小培养孩子们对非遗学问的热爱。”杨建成说。
近年来,同江市不断加大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力度,把非遗传承与学校的兴趣课堂相结合,让学生走近非遗,体验非遗魅力。
占地1万平方米的同江市非物质学问遗产展示馆,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赫哲族非遗专门馆。在这里,游客可以尽情欣赏民间说唱伊玛堪、独特优美的口弦琴、古老的鱼皮服饰、精美的鱼皮工艺品等体现赫哲族渔猎学问的项目。
同江市已开发鱼皮服饰、鱼皮刺绣、鱼皮染色、鱼皮粘贴画、鱼鳞画、鱼骨画、桦树皮画、桦树皮烙画、赫哲剪纸、麦秸画、玉米叶画等数十种文创产品。“大家鼓励手工艺人研发赫哲族文创产品,希翼更多人了解赫哲族学问,将学问‘带回家’。”同江市非物质学问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鼎仁说。
“每年大家都会举办公益性的鱼皮工艺培训班,从2018年到现在累计举办了30多期,培训2000余人。”李鼎仁先容,同江市还在规划下一步的非遗推广活动,包括沉浸式鱼皮画制作体验、赫哲族渔猎学问主题研学旅行等。
让这个地处祖国东北角的小城持续焕发蓬勃生机的,不仅有独具魅力的非遗项目,还有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依托国家级非物质学问遗产代表性项目赫哲族婚俗、乌日贡大会,以及柳蒿芽节、开江节、呼日堪节、冬捕节等民俗节庆,同江市以特色民俗体验为切入点,积极打造主题民俗游路线,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同江注重保护历史学问遗产,以打造学问地标、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文旅融合、鼓励社区参与等方式,使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能够保留地方特色和学问底蕴。”黑龙江省少数民族研究学会赫哲族研究会首任秘书长孙玉森说。
“大家举办各类非遗展示活动,让非遗成为城市的鲜明标识,还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非遗特色的地标建筑和景观,让人们一进入同江市就能感受到独特的学问氛围。大家还加强与外界的学问交流合作,积极参加各类学问展会,将同江市的非物质学问遗产推向更广阔的舞台。”同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姜宏图说。
人民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刘颖颖)“尔滨”点燃冰雪激情,“阿勒泰”体验人间仙境;“古建之旅”向你发出邀请,“山河四省”感受中原文明;“China Travel”持续火热,让世界了解“何以中国”…… 11月20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联合主办的“汉语盘点2024”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活动分为启动、票选和发布三个阶段。…
人民网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刘颖颖)11月16日,由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杭州传视淳在互动娱乐有限企业主办的“向前——行动带来影响,人心震撼人心”暨公益分享会在杭州清风山房举行。 活动现场。…
人民日报社概述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大家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